Earthquake Information:

地震資訊

臺灣時間 規模 詳細資料

‧2012年8月31日菲律賓群島地震引發之海嘯事件相關說明11

臺灣時間2012年8月31日20時47分(全球標準時間2012年8月31日12時47分)於菲律賓群島發生規模7.6強烈地震(摘錄自美國地質調查所USGS網站)後,太平洋海嘯警報中心(PTWC)對太平洋沿岸地區發出海嘯警報電文,共計 4 報,報文相關時間、內容與本局處理情形概述如下: (詳全文)

‧新版有感地震報告說明

為使民眾更暸解地震發生所在位置,本局增修「中央氣象局地震報告」中震央位置之表示方式,除原有經緯度與相對位置外,並新增震央所在區域之描述。簡述如下: (詳全文)

‧2010年2月27日智利地震引發之海嘯事件相關說明

臺灣時間2010年2月27日14時34分(全球標準時間2010年2月27日06時34分)於智利中部海岸發生規模8.8強烈地震後,太平洋海嘯警報中心(PTWC)發出海嘯警報電文,共計27報,報文內容與本局處理情形概述如下: (詳全文)

‧地震規模會因不同的觀測及計算方式而有不同的名稱和數值

地震報告中所指的地震規模是用來描述地震大小的尺度。我國使用芮氏地震規模(Richter magnitude scale),亦稱為近震規模(Local magnitude,ML),是在1935年為了研究美國加州地區發生的地震而制定,使用伍德-安德森扭力式地震儀(Wood-Anderson torsion seismometer)來測量,由觀測點處地震儀所記錄到的地震波最大振幅的常用對數演算而來.. (詳全文)

‧印尼蘇門答臘大地震相關說明:

臺灣時間12月26日8時58分印尼蘇門答臘發生規模9.0大地震,中央氣象局在六分鐘後錄到該次地震之地震波,十五分鐘後收到設於夏威夷之太平洋海嘯警報中心所發布海嘯警報通知,惟該通知中指出環太平洋地區並無海嘯之可能,復因該地震震央距離臺灣約3,500公里,因此本局立即透過媒體,呼籲.. (詳全文)

‧有關地震週期:

臺灣的地震環境主要為菲律賓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的撞擊,因為這樣的撞擊才有臺灣島的出現,也是臺灣有如此好山好水的原因,也是因為這樣的撞擊臺灣有著相當高的地震活動度,如果這樣的環境持續存在,臺灣就會持續發生大大小小的.. (詳全文)

‧中央氣象局對於學者地震預測研究的看法及回應:

相關學者以其手邊資料,從其角度或論點作出地震未來活動之分析研究,無論是於研討會發表或批露於報章雜誌,基本上甚難認定其為地震預測行為,因其並未明確指出地震發生的時間及地點大小等訊息,因此只能認定其為未來地震可能活.. (詳全文)

‧中央氣象局對於個人以異能預測地震的看法及回應:

中央氣象局經常接收各類社會人士地震預測的訊息(電話、e-mail),並強調其具有能準確作出地震預測的能力,本局會逐次驗証這諸多訊息,結果大都為疑點甚多、巧合性大或不確實,而於報章雜誌或電視媒體報導時皆僅強調其有正相關的.. (詳全文)

‧921大地震特別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