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rthquake Information:
回首頁-觀測網介紹-各種觀測網介紹-自由場強地動觀測網

各種觀測網介紹

自由場強地動觀測網

本局設置自由場強震網之目的,在於蒐集完整的強震紀錄,用以分析不同地質條件於地震時之地動特性,其成果可做為制定耐震設計規範之依據,以有效達到國家防治地震災害的長遠目標。本局自由場強震站址選取的原則如下:

都會區:於臺灣各大都會區以先疏後密的方式建站。

斷層帶:在臺灣各活斷層周邊建站。

不同地質環境:在岩盤、軟弱土層與堅硬土層等不同地質環境建站。

重要設施:在重大工程或公共建設如核能電廠、工業區設站。

 

各測站均配置有強震儀,強震儀之類型屬於加速度型地震儀,其記錄的訊號為地震造成地盤振動的加速度值。由於振動加速度可以直接反應出當地地盤振動程度(亦即震度),能迅速提供救災單位做為搶救方案之重要依據。同時,加速度值也是工程界耐震設計規範最為重要的參數之一,因此加速度型地震儀之紀錄,在地震減災及工程應用方面為一極為重要的資訊。

自由場強地動觀測網所用的儀器型號包括A800、A900、A900A、IDS3602、 IDS3602A、K2、ETNA、CV-574C、CV-575C與SMART24A等10種強震儀,其硬體部分由五個單元所組成,分別是加速度感應器、信號記錄處理裝置、記憶體單元、時間裝置與電源裝置;感應器之動態記錄範圍為96dB或118dB,紀錄取樣率為每秒200點或250點,最高可擁有19位元的解析度,並可記錄到正負2G範圍的強地動訊號。

 

強震儀以觸發模式來判定地震的發生與否,當強震儀感應到某種程度以上的振動時,即開始啟動記錄,直到波動振幅降低至設定標準以下時才會停止。目前強震網之絕大多數測站皆以最大振幅的千分之二為啟動標準(約3.92 gal)。訊號激發時,前段時間擷取長度為20秒,最長記錄時間為90秒,由於各型號之強震儀至少配置有6MB的靜態記憶體,在正常運作狀態下,最少應可記錄到58筆地震紀錄。此外,大部份的強震站並安裝了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可接收衛星發出之訊號以校驗時間。

本局自由場強震資料固定四個月至現地蒐集一次。資料處理時,首先剔除非地震波動訊號之紀錄,接續比對地震目錄,以決定逐筆強震紀錄的地震相關參數,隨後將其置入強震資料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