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手機導覽

各種觀測網介紹


即時地震觀測網

地震儀全台分佈

地震測報中心自民國78年8月成立以來,即積極推動執行「加強地震測報建立地震觀測網計畫」,以擴建地震網並蒐集地震資料。在擴建地震網方面,除保留19個氣象站內原有之垂直分量地震儀外,增設南北、東西各兩個分量,使地震網的每一點皆為完整之三分量地震站。另外,再增加31個皆為三分量之地震站並將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之遙記式地震網及中正大學嘉南區域網予以整合,組成包含71個地震觀測站之即時地震觀測網以加強作業。

短週期地震儀S-13

短週期地震儀S-13(Portable Short-period Seismometer)為中央氣象署自民國71年起更新地震觀測設備所採用的儀器,其建造結實、穩定性佳,內部構造為彈簧、重錘及線圈。

 

當地震發生時,重錘上下振動而與線圈產生感應電流,亦即地震大小之信號。其週期範圍在0.91~1.33 秒之間,正常以1 秒為準。因S-13為一極靈敏的感應器,為了不受非地震之地表振動所影響,在有人氣象站以放在地震室內之地震臺上為宜,同時須放在操作人員較少經過的地方,以免碰倒而使其內部受損。無人地震站則放在觀測站之水泥基座臺上。

北、中部地震站的地震儀信號經過數位化後,由數據機(MODEM)以每秒4800BITS的速率經數據專線直接傳回臺北,花蓮地區及南部地區地震站的信號則先分別傳至花蓮氣象站及南區氣象中心,再透過T1專線回傳至臺北中心站。

當各地震站之數位信號全傳回臺北中心站後,先進入數位訊號分接器後,再分接進入多套資料接收處理系統(如NSDP、ICP等)進行地震事件偵測與連續記錄,及進入數位/類比轉換器,將信號還原成地震儀所產生之原始信號,此信號可在多筆式類比地震記錄器(MULTI CHANNEL RECORDER)上記錄之。

地震資料處理接收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