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手機導覽

20周年專刊


序言

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可以說是一部人類與自然協調、適應和鬥爭的歷史。颱風與地震是臺灣常見自然現象,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口集中於大都會區,這些常見自然現象就變成了主要的天然災害,而且損失越來越嚴重。本署職司颱風與地震消息的發布,為防救災單位以及臺灣民眾提供重要的訊息。

民國75年11月15日,花蓮發生規模6.8的地震,除了蘇花公路以及橫貫公路全線中斷外,遠離震央的中和華陽市場倒塌,更造成13人死亡,45人受傷,房屋毀損共計70棟。當時,本署的地震觀測業務是由測政組之下的地球物理科負責。經由此次地震災害的慘痛經驗,本署認為有必要加強地震觀測作業,增加人員與觀測設備,並將地球物理科提升為中心,於是開始著手規劃成立地震測報中心。民國77年12月7日,亞美尼亞發生規模6.9的地震,死亡人數高達2萬5千人,舉世震驚。當時擔任行政院長的俞國華先生深感災害性地震對於人民的生命財產的威脅性,因此同意本署所規劃的地震觀測計畫,民國78年7月1日地震測報中心正式成立。

地震測報中心在成立之初即預期地震觀測的未來發展,為將來可能發生的大地震預先做準備,除了加強地震觀測網的建置外,另執行「強地動觀測計畫」,在臺灣都會區廣布強震儀,加強強地動的觀測。前述計畫不僅為工程耐震設計規範提供重要的修訂依據,也為「強震速報系統」奠定良好的發展基礎。民國88年9月21日發生集集地震,造成重大傷亡與財物損失,當時本署的強震速報系統在102秒內自動完成地震測報作業,此一速報成果備受國際重視與肯定。

此後本署持續改進地震測報系統效能並發展「強震即時警報系統」,預計在98年底時將地震測報時間縮短至30秒以下,對於距離震央較遠之都會區,在破壞性震波到達前,爭取一、二十秒之地震預警時間,對於降低地震災害損失將會有很大的幫助。此系統雖然尚在建置中,但為適應防救災需求,已將速報訊息透由手機簡訊傳遞至防救災相關單位及負責人,提高應變效率。未來將與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合作,開發其應用系統,例如軌道運輸、瓦斯、電力、核能、金融、高科技產業、校園等單位之地震緊急應變措施。

目前「強地動觀測計畫」即將進入第4期,展望地震測報的未來發展,如何使地震測報業務多元化及多功能是最主要的趨勢。在多元化方面,考慮地震預測在地震防災上的重要性,利用高科技產品的寬頻地震儀,更仔細記錄地震破裂過程中的訊息,配合全球衛星定位系統長期觀測分析之地殼變動情況,將可提供地震觀測研究最佳的參考資料。另外多功能的地震觀測方面,使地震速報變成一般的作業型態,有利於地震活動的分析及彙整,提供地震活動的最新狀況,同時再配合地震預警之功能,將可強化地震測報在地震防災上的功能。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局長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局長簽名 謹識